第四期《聲臨其境》的節(jié)目中,女演員韓雪以嫻熟的技藝,一人分飾八角,可謂“語”驚四座。
殊不知,這些驚嘆聲的背后,是一名演員盡的多少年苦功。
之所以隔數(shù)月還談這期節(jié)目,是因為配音是現(xiàn)代藝術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甚至可以說,它是代入感的源泉。
從電視電影,到動漫游戲,甚至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廣告宣傳,都離不開配音老師們的辛勤。
可以說,人是一種多感官動物,當聽覺系統(tǒng)接收到的信息異樣,觀眾們是很難走入劇中人物的視角。
這是一種共感的丟失。
說到這里,一些國漫黑粉就會開吹日漫日配,說同樣一部動漫,日配就那么和諧,臺配國語聽著奇怪,不過也能接受,但是大陸配國語聽著就是分分鐘出戲。
事實真的如此嗎?
不可否定,國配確實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
但是,說到這個問題,就要想一想,日漫從哪個年代就打通了全產業(yè)鏈,而國漫又是在哪一年剛剛起步?
我可以自豪的說,國漫的發(fā)展飛速,不但從畫功方面,摒棄了抄襲,漸漸走出了自己的風格,劇情方面表現(xiàn)優(yōu)秀的也大有小編曾大力推薦過的《端腦》《凸變英雄》等一系列作品,而配音也以肉眼可見、肉耳可聞的速度進步、發(fā)展著,過于吹毛求疵,可能并不是出自于對國漫愛,而是“杠”。
那么,怎樣才算浮夸,怎樣才算是真情?
在動漫領域,也是一樣。
不是所有聲優(yōu)都能有幸成為釘宮傲嬌萌理惠或者花澤兵庫北香菜。說起來很殘酷,同樣一出成功的作品,曝光在觀眾面前的演員們往往名利雙收,可是幕后的配音演員們卻默默無聞。
他們在配音時,
忘掉了的是自我,
眼里心里只有角色。
臺詞在手中,在心中,在口中,秀口一吐,好似自己就是劇中的某某,而嘴里的話,就是他們自然的流露。只有在沒有自我的時候,劇中的人才活了。
配音之于一部作品,不管是動漫還是影視,都是代入感的基礎,是良好觀感不可或缺的要素。
沒有優(yōu)秀的配音,再精湛的演技,也只是軀殼。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lián)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chuà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lián)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