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下午,由上海電影家協(xié)會主辦的“海上電影論壇――蘇秀的譯海聲涯”在上海市延安西路200號舉行。著名配音演員、譯制導演蘇秀和影視演員林棟甫作為嘉賓做客論壇。
1926年出生于的蘇秀曾為《彼得大帝》、《孤星血淚》、《紅與黑》、《影子部隊》、《繼母》、《伊利斯頓的兒子》、《尼羅河上的慘案》等譯制片配音,是一代人心目中重要的聲音記憶。
電影家協(xié)會 主席張健亞導演5月里看到林棟甫的文章《一道晚霞》,寫出林跟蘇的感情,讓他萌生了通過海上電影論壇,讓觀眾親耳聽一聽蘇林之間的故事,親身感受他們的“母子深情”以及兩代配音人之間藝術傳承的精神脈絡 。
已經(jīng)92歲高齡的蘇秀雖然近日身體抱恙,仍然堅持來到現(xiàn)場與譯制片的粉絲們分享了自己的藝術人生。以往,蘇秀曾在不少場合講述自己對于角色的拿捏,以及從上譯老廠長陳敘一那里延續(xù)的“上譯精神”,而當天的論壇上,從“師徒情深”聊到“配音理念”,蘇秀繪聲繪色的講述依然充滿職業(yè)魅力與人生哲學。
有很多優(yōu)秀的年輕人都曾渴望拜蘇秀為師,但她均以回絕對待,直到遇到林棟甫,在林棟甫22歲的時候,由于招生時其聲線如同大提琴般醇厚、深沉,是他們廠的“缺一門”,中途雖多有波折,但師徒二人就此便產(chǎn)生交集,說起為什么到時要留下林棟甫,蘇秀講到:“因為我覺得這樣一個條件好的青年,卻沒有條件找老師,所以我開始是可憐他吧,但后來就不完全是可憐他了”,除此之外,他們之間共同語言越來越多,林棟甫會說笑話的特質(zhì)也讓蘇秀印象深刻。
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林棟甫坦言:“其實我覺得蘇秀老師管我管得蠻嚴的,我慶幸被這樣管過,所以我后來的人生再亂亂不了。那個時候,為了方便老師指點,我借了一個配音機,她一邊聽,一邊‘停,這個字錯了’ ,‘怎么念?’,‘查字典啊’,所以慢慢的,被指出毛病了怎么辦,你自己想辦法” 。當時電視臺要招考業(yè)余的配音演員,蘇秀也沒給林棟甫“開后門”,她說:“我說你去考,不要說是我的學生,憑你自己的本事去考” 。
開始是林棟甫纏著蘇秀,但發(fā)展到后來老師和學生的關系卻情同母子,林棟甫會在蘇秀的家人面前稱其為母親,而林棟甫也記得這位“老師媽媽”的諄諄教誨,“你答應我一件事情,盡人事聽天命,不知道將來會怎么樣,但好好學習,好好做人”,她教會的不僅是專業(yè)知識還有如何全面提升一個人,“蘇秀老師還鼓勵我寫作、讀書,因為文學修養(yǎng)一直是蘇秀老師特別強調(diào)的,無論干什么,你要做一個演員,文學修養(yǎng)不到,你是出不來東西的,此外你還要學會表達” 。
林棟甫認為配音演員口型不是問題,關鍵要用于能不能找到臺詞的節(jié)奏,他也曾有過不能讓蘇秀老師滿意,一遍遍重來的尷尬經(jīng)歷,但他對自己說這種情況不能再出現(xiàn)?!拔揖桶蛋迪乱粋€決心,同樣的毛病不能讓老師、導演說兩次。所以后來,從一句話到一段話,一段話到一場戲,從配角到重要角色,都是需要自己一點一點積累。那個時候蘇秀老師說每個角色都從零開始,因為你遇到的角色都是不一樣的??梢砸圆蛔儜f變嗎?不可以,因為每個人不一樣的,哪怕同樣的身份,故事不一樣,每個角色都是從零開始的” 。
關于配音,蘇秀秉承著“你內(nèi)心有東西,才敢停頓”這句話,配別人的音,也相當于演繹別人的魂,配音前她對場景有自己的把控,所以作為一個演員,要有想象力,善于觀察。“作為一個演員,你不可能經(jīng)歷所有的事,配殺人犯不意味著殺人,就得看各種各樣的人?!?/font>
就配音態(tài)度層面,林棟甫認為人與人之間是需要尊重的,“我非常懷念那時候,不遲到,好好準備,提前到劇場,可能現(xiàn)在再去跟年輕人這么說,他們也覺得你要求過分了,但我們那個時候老一輩這樣帶出來的,就覺得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 。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lián)網(wǎng),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chuà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nèi)刪除)
聯(lián)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