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小科普配音 |
1 |
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小科普配音 |
|
|
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小科普
(疫情防控、人人有責)
首先我們要知道,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感染患者的?
病毒要進入細胞,細胞上就必須要有它對應的受體。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受體和sars一樣都是血管緊張轉化酶2,這意味著病毒要感染人類,首先得接觸到有這種酶的細胞,完成受體結合。
而我們恰好有不少這種細胞就暴露在空氣中。
黏膜,黏膜的意義在于分泌黏液,保持濕潤,我們的嘴唇、眼皮、鼻腔和口腔里,都 有大量的黏膜細胞,當病毒以某種方式接觸到你的口腔黏膜,與受體結合,感染就開始了。
感染者的(腮腺、下舌腺、下頜下線)三對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會混合著來自咽喉等部位的呼吸道分泌物,讓包裹著病毒的唾液隨著你的噴嚏和咳嗽傳播到空氣中,接觸其他人的黏膜,黏膜感染、空氣傳播,這就是冠狀病毒為什么這么容易傳播的原因。
所以我們一定要遵循防護指南,勤洗手,減少外出活動,尤其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場所。
勤洗手、不隨地吐痰。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手肘遮住口、鼻。增強自身免疫力,避免過度疲勞,特別是在換季期間,氣溫變化較大,需隨時增減衣物,避免受涼。
最后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在外出時佩戴口罩,加強個人防護。
另外,如果您是由疫情發(fā)生地來京/返京的朋友們,請您及時與所在社區(qū)(村委會)聯(lián)系,主動配合體溫測量及相關信息登記,并加強健康監(jiān)測。如果您近期到過疫情高發(fā)區(qū)或接觸過疫情高發(fā)區(qū)的人員,請主動配合社區(qū)進行健康管理,嚴格執(zhí)行醫(yī)學觀察,居家或集中隔離14天,不得外出。所有抵京人員,要堅持每天測量體溫,如果出現(xiàn)發(fā)熱或其他不適癥狀請及時通知所在社區(qū),到就近的發(fā)熱門診就醫(yī)。
疫情防控、人人有責。大家齊心協(xié)力、眾志成城,群防群控,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zhàn)爭”。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lián)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chuà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lián)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