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配音云
配音網(wǎng)配音資訊:
配音是聲音表演的藝術,同樣需要藝術的基本功。配音的基本功是什么?
配音是將自己的聲音(包括對白、氣聲)配到拍錄完成的影視節(jié)目中,包括演員或卡通、動畫的人、物與廣告、節(jié)目旁白。因此,配音所需要的聲音,不是你的(配音員)聲音,而是影視中所需要的聲音。所以配音員的第一個基本功,就是跳脫出自己的聲音,能模仿自己以外的任何聲音,包括年齡、性格、音質(zhì)、音色、語氣、語調(diào)、用語習慣。簡單來說配音員需要能模仿自己以外的任何聲音。
很多人認為,配音需要天份,我個人不盡認同。模仿是人類的天生本能之,人的成長就是由模仿開始,模仿能力人人都有,只是每個人的個性成熟以后,模仿成了隱性,被壓抑了而已。
配音員如果以毅力專注於聲音的模仿,隱性即可轉(zhuǎn)為顯性,而且越來越熟練。
聲音的模仿并不難,只是需要調(diào)整自己的發(fā)聲習慣。口形、氣聲共鳴位置的些微變動,聲帶、咽喉某些變化控制,音調(diào)音質(zhì)音色的調(diào)整就都可以產(chǎn)生出與自己不一樣的聲音,加上語言方式的模仿,就不難出現(xiàn)一個完全與自己不同的聲音,成為一個新的人物腳色。
另一個基本功是情緒的控制。任何人在各種不同境況下,會自然產(chǎn)生各種不同的情緒反應。有的是肢體的動作反應,有的是肌肉的刺激反應,而肢體的、肌肉的反應必然牽動起情緒的反應。演員和配音員都要有模仿這些反應的能力。演員有場景、服裝、化妝、道具與同臺演員「氛圍效應」,比較容易模仿出真實景況下的情緒。配音員則只能在完全沒有「氛圍效應」的配音室中,去模仿情緒。比演員困難一些,但是,如果藉由「移情作用」,分析真實情緒下肌肉與肢體的反應,加以操控重現(xiàn),一樣可以產(chǎn)生情緒的模仿。配音員需要由這種途徑,控制對白表演的情緒。
第三個基本功是發(fā)音的技巧。戲劇里任何一句對白,必含有語意,表達語意靠著每一個字或詞匯的高低、輕重、快慢、緩急的變化,如何變化是依據(jù)情緒,但是變化的是否恰到好處,則是靠著熟練。字或詞匯些許變化,可以大幅度改變語意,熟練的發(fā)音技巧則可以正確的表達語意。
我一直認為,配音員是聲音語言的表演藝術家,但只有基本技術的功夫,熟練到巔峰狀態(tài),才能使技術蛻化成藝術。即如本文開始所說的,心到意到,隨心所欲而能揮灑自如。好的配音員不是配音公式化,不是對白罐頭化,更不是情緒機械化,而是要揮灑自如而又恰到好處。畢竟配音是聲音表演,而不是僅只有商業(yè)行為。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lián)網(wǎng),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chuà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nèi)刪除)
聯(lián)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