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著名
配音員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的
配音創(chuàng)作要從文章的內容和形式出發(fā),即從稿件的整體出發(fā),但這個問題并未引起大家足夠的重視,致使從內容出發(fā)成了我們潛規(guī)則。
好像它是一把萬能鑰匙,可以打開一切稿件的大門。現(xiàn)在我們必須重新估量這個原則的內涵及作用和價值。需要注意的是內容只包括稿件敘述、報道、描寫、欣賞、論證的客觀事理,它不包括稿件所采取的形式,即體裁。為什么有的配音員播消息像播通訊呢?恐怕對體裁的忽視不能不是一個原因。不重視稿件的體裁以不變應萬變,會使創(chuàng)作道路魚龍混雜。這個簡單的事實也可以使我們清醒的認識到從內容出發(fā)至少是不夠全面的。
另外,我們還有一個理解和感受的關系問題。理解指的是要弄清稿件的含義,感受指的是體味稿件的情理,兩者總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但是,從配音創(chuàng)作的實際和特點去考察,對稿件情理的感受總是在后,而前后并不截然分開,截然隔斷,主張從感受入手的同志,必然是在理解之中的感受,不可能先感受然后再理解。
我們說理解稿件、具體感受、形之于聲、及于受眾的過程,而不是把具體感受放在前面是也。但不能把它簡單地表面地看做幾個階段,特別是前2者更要融為1體。此解釋必須給以正確的說明,即:一是要在理解基礎上區(qū)感受;二是多次反復進行,不能一次完成;三是要在感受中繼續(xù)去加深理解。這是我對
配音工作的一些特點的見解。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lián)網(wǎng),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chuà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lián)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