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片中,畫面毫無疑問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但事實證明,有聲的電影終究會取代無聲電影。有聲語言必然會在電視、電影作品中占有一席之地。即便是默片時代的表演大師卓別林也會感到畫面的捉襟見肘,必須輔以字幕來做必要的說明?!?
電視畫面總有許多難以表達、充分表達和深人表達的遺憾之處。同時,畫面很多時候具有多種解釋、多種指向的可能,剪接不同,其含義也會截然不同。
由于電視紀錄片以真實生活為直接內容,不允許虛構和扮演,畫面都是在現在進行時態(tài)下拍攝的。但要完整地表現一個人、一件事,必然牽涉到過去和未來。對此,畫面是無能為力的。像歷史文獻紀錄片,事件發(fā)生時很可能還沒有攝像機等電子設備,因此沒有影像資料;人物傳記紀錄片,在他成為拍攝對象時,很難找到他成長經歷的影像資料。對于未發(fā)生的將來時的事,畫面則更是缺乏想象力。同時,對于人物復雜的內心世界、思想和事物發(fā)展的本質、規(guī)律等抽象的內容,畫面也很難表現。這種很難表現從另一個角度說,也就給人留下了多種解釋的可能,其中的解釋也很有可能是錯誤的。
于是,人們運用文字和有聲語言彌補畫面的不足。運用有聲語言不僅能夠表達感覺世界中的一切現實存在,表達那些隱蔽起來的事實,甚至可以表達那些無法感覺的無形觀念。所以,為了讓觀眾更好地了解節(jié)目內容,更好地發(fā)揮傳播的作用,解說承擔起了畫面不能完成的職責。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chuàng),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