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于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qū)的洋涇街道,前身是擁有700多年歷史的古鎮(zhèn)。悠悠洋涇港縱貫南北,巍巍千年銀杏見證歷史滄桑。沐浴著浦東開發(fā)開放的春風,洋涇的社區(qū)面貌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轄區(qū)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道路寬暢,綠樹成蔭。但是,有這么一個小區(qū)確與周邊環(huán)境相比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海防小區(qū)是上個世紀50年代,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八零五(集團)上海船廠建造的職工家屬樓,多年來因房屋交換和住戶流通,目前尚有50%住戶為廠方職工及子女。由于建筑年代比較早,標準設施較低,廚房衛(wèi)生多家合用,且無管道燃氣,房屋內基本設施非常簡陋,管道老化,滲漏,墻體開裂剝落,嚴重的影響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使得鄰里矛盾問題異常突出。隨著上海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海防小區(qū)居民要求改善住房環(huán)境的呼聲越來越強烈,他們何時才能住上寬敞明亮的大房子成為壓在領導心中的一塊石頭。
2003年完成了海防新村1-9號舊住房成套改造試點工程,居民住進了獨門獨戶,廚衛(wèi)獨用的新住房,每戶平均增量面積為13平方左右,試點工程得到了廣大居民的一致好評??墒?,同樣需要改造的剩余8幢420戶居民還在這這簡陋的環(huán)境里艱難地生活著。
面對重重困難,街道領導從居民的角度看問題,急居民所急,想方設法、積極爭取海防新村二期舊住房成套改造項目。經過反復研究、走訪,居民同意改造率高達99.52%。2010年10月市區(qū)規(guī)劃局發(fā)文:初審了海防二期改造方案,同意報送新區(qū)規(guī)劃局審核。2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2年里的辛苦汗水,有苦也有淚,為的就是讓剩余的420戶居民盡快地過上美好生活!
但事情并沒有想象中那樣簡單,還有許多事情需要考慮,等待著依次去解決。針對這種情況街道*政領導高度重視,抽調10余名機關干部奔赴舊改第一線,與項目實施主體4805廠等單位成立海防新村二期舊住房成套改造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之后,工作組馬不停蹄地開展了二期改造改造方案的公示,簽約等一系列工作。如何改造住房?怎么改造住房?如何分配新的住房?居民的簽約、遷出和搬入等等問題都是工程啟動所必須考慮的事項。 2013年4月7日取得了規(guī)劃許可證,海防新村舊住房改造終于進入了實質性的啟動階段。
?
為了進一步推動和落實居民簽約和搬遷工作,加快海防新村舊住房成套改造項目有序進行,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了現(xiàn)場推進組、環(huán)境整治組、調解穩(wěn)定組和綜合協(xié)調保障組。
現(xiàn)場推進組負責居民的改造搬遷簽約。項目施工要求改造、搬遷協(xié)議都要達到100%,標準之高、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環(huán)境整治組面對影響舊改工作的大量歷史遺留違章建筑,一邊細致做相關居民家庭的思想工作,一邊按照法定程序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整治工作。
調解穩(wěn)定組則在該項目實施工程中負責安全保衛(wèi)工作,積極參與糾紛調解,化解了許多舊改引起的家庭矛盾和簽約過程中的疑難雜癥。
綜合協(xié)調保障組負責全面協(xié)調項目推進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類問題,積極做好后勤保障服務和項目資金管理,為特困家庭解決臨時住房安置。
幾間簡陋的辦公室和一個會議室,就組成了工作組的“家”。從此街道領導和員工們就奔波于街道和這個“家”之間。各組成員默契的配合,面對問題困難,工作組成員們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大伙一起討論、商量。5+2、白+黑的工作模式,犧牲了自己的私人時間,秉著“簽約一幢搬遷一幢,搬遷一幢改建一幢”的原則,堅持陽光簽約透明搬遷,嚴格做到公平、公開、公正,簽約前,將改建方案和有關政策等信息全部公開,為了掌握居民思想動態(tài)和實際困難等情況,工作組積極向居民宣傳相關政策,開展深入細致的思想動員,及時研究和解決各種搬遷戶的生活問題以及后續(xù)搬遷事宜。
海防新村居委會全體社工更是一肩挑起兩付擔子,在確保做好居委會日常工作不走樣的同時,全身心的投入舊改工作,利用對居民情況熟悉的優(yōu)勢,走進一個個家庭做工作。涉及到舊改范圍里的居委干部,在舊改剛剛起步階段,他們以身作則早早地簽下了搬遷協(xié)議,給居民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
對于這次舊改,大多數(shù)居民相當理解和支持,15號樓的陳先生,在這次舊改的第一階段就主動和工作組溝通,反應了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想法后,了解到了搬遷的陽光政策后,便毫不猶豫地和工作組簽署了搬遷協(xié)議,事后還主動向工作組的成員們送上了一面錦旗表達了對這次舊改的支持與感謝!他那和工作人員握手時因為激動而有點微微顫抖的雙手,那燦爛無比的笑容無異于是對所有為這次舊改而付出勞動和汗水的工作組成員們最大的肯定!
有一些居民存在晚簽約、越得益的不正確想法,史女士就是其中一例。她家房子年代久遠,墻體滲水,老伴又有風濕性關節(jié)炎,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下,身體總是隱隱作痛,夫妻2人對于能住上新房子的盼望從未間斷過。通過工作組一段時間的反復上門、耐心講解,史女士發(fā)現(xiàn)事實正如工作組所說的一樣,所有房屋安置都是經得起任何人檢查的,沒有什么可以挑刺的地方,當工作組再次上門溝通的時候,史女士熱情地開門,泡上了熱茶,當即簽約。
其實要說舊改中發(fā)生在工作組身上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在這里便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居民老戴長期有著嚴重的肺結核,在醫(yī)治過程中花費了大量的積蓄,妻子則是一名保潔人員,這些年靠著一些**的補貼平淡的生活著,這次舊改過程中需要他支付一筆對于他來說不小的增量面積的費用。工作組成員們一次次上門和他耐心地溝通,調解,通過積極溝通了解老戴的實際困難,經過一段時間推心置腹的談話,終于了解到老戴確實對一次性支付增量面積的費用有些力不從心,而且考慮到自己身體不好,需要留一筆養(yǎng)老錢防身,所以壓力非常大。當其服務單位的領導和*員獲知這一困難情況后,大家自發(fā)地為老戴進行了募捐,共籌得資金1萬元。當老戴接過捐款時,他熱淚盈眶。
??? 在這次舊改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有種種的困難和問題,有些居民不理解,不配合,不信任,但工作組頂著壓力,冒著被誤解依然笑臉相迎,堅持著“白加黑,五加二”不分晝夜的工作,放棄雙休日地走訪,談心,做思想工作,以自己實際行動慢慢地打動著那些一開始滿腹疑問的居民。是啊,人心都是肉長的,捫心自問,誰是最可愛的人?在滿懷期待想盡快住進新房的居民們心中,工作組全體成員就是最可愛的人。通過舊改這項惠民實事工程,老百姓的居住質量都將得到質的飛躍,居民們一直都在夸**為民辦了一件大好事,在此我們也衷心地希望廣大居民朋友珍惜舊區(qū)改造這一歷史機遇,大家齊心協(xié)力,共同譜寫美好生活新篇章!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lián)網(wǎng),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chuà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lián)系客服
立即下單